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作者:冯梦龙 状态: 完本 日期: 01月27日

《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重要的选集之一。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纂辑者冯梦龙。 冯梦龙是晚明文学家,生于万历二年(1574),卒于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词奴等。少有才情、博学多识,旷达不拘名教细行。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结社为文友。早年得督学南京之熊廷弼赏识,甄拔为隽才宿学。与兄梦桂、弟梦熊并有文名,世称吴下三冯。但屡举不中,曾于麻城就馆谋生,讲授《春秋》。后一度游宦他乡。天启六年(1626)周顺昌案发,阉党缇骑横行,他也受到迫害。崇祯三年(1630)以贡生任丹徒县训导;七年(1634)知福建寿宁县,有政声;十一年(1638)秩满归隐。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室,继而清兵南下,遂怀故国之情奔走浙闽间,鼓动抗清。1646年春忧愤而死(一说遇害于清兵)。…

《喻世明言》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冯梦龙
    题材大体来自民间,编撰者创作成分较多。内容修饰润色较精,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 作者:冯梦龙
    《智囊全集》是2011年1月1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梦龙。该书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 作者: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是一部着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关“列国”故事的白话本,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余邵鱼撰辑了一部《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润色加工,成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好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样,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无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千百年后,虽不乏其人,但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标准和榜样。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人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与这些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作者对他们揭露与鞭挞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节的进展之中。
  • 作者:冯梦龙
    本书重要内容,则是大胆地暴露、揭发了封建统治头子们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本书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明代的作品。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已大量发展起来。一般地讲,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于这个阶段。作为市民文学特点的话本文学,自然会把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意识反映到作品中来。像《施润译滩阙遇友》、《徐老仆义愤成家》等篇,都透露出一些消息。
  • 作者:冯梦龙
    《警世通言》出版于天启四年(1624),含四十卷,拟话本小说四十篇,其中最后一篇《旌阳宫铁树镇妖》,从篇幅和内容看,已属中篇小说。《警世通言》所收故事,很多脸炙人口。《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演化为《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话本结尾法海留偈,有雷峰塔倒,白蛇出世,于是轰倒雷峰塔,解救白娘子,成为后来改编本的重要补充情节。一些历史上著名人物,如李白、赵匡胤、王安石、苏东坡、唐伯虎,经过话本的描述,变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爱情婚姻一类题材在本书中占了较大比重,编著者强调男女之间的真挚感情,主张自主择偶,提倡男女双方互相尊重,对受压迫的妇女寄予极大的同情,如杜十姐、玉堂春等。《宿香亭张浩遇鸳鸯》同《西厢记》的一些情节相似,但有意改变故事发展的脉络,结局是通过诉讼,由知府判令张生与莺莺完婚。这是对唐代传奇《莺莺传》的有力批判,也是对元代杂剧《西厢记》的巧妙改造。莺莺的行为不仅是维护妇女自身权益,而且是古代重证据、讲礼法的表现。这当然带有作者理想的成分,但也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毋庸讳言,本书也反映了封建时代各种意识甚至鬼神迷信,对此应予批判并抛弃。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何常在
    《交手》一书是著名政商小说作家何常在的震撼新作,也是何常在近年最满意的作品。何常在自己认为,《交手》一书的精彩程度超过《问鼎》,故事张力胜过《官运》。《交手》一书主要讲述了小人物何方远通过谋划和运作,笼络人脉,借势借力,在短时间内火箭升迁三次的故事。在升迁的过程中,面对各种暗算、圈套,何方远用自己的超凡谋略和手腕,成功战胜了各路强劲对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高手过招,唯控局者能胜。《交手》一书对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陈天桥等互联网巨头之间“交手”的商战内幕有震撼爆料,读《交手》,比亲自跟高手过招还过瘾。《交手》一书告诉我们,高手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成大事者的秘诀,而这些秘诀,不管是商场还是官场,都是通用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具备这些秘诀?翻开《交手》,成为高手,掌控全局,成就大业。
  • 作者:张岱
    《陶庵梦忆》八卷,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
  • 作者:梦溪石
    大明成化十四年,六品推官唐泛和锦衣卫总旗隋州联手,破获侯爷公子遇害悬案,两人一时名声大振,结下情谊。虽名声在外,为官清廉的唐泛仍租房度日,贤德房东张氏却横死密室,看似自杀却疑点重重...电视剧《成化十四年》是由成龙监制,官鸿、傅孟柏、刘耀元、王茂蕾、毛毅等主演的古装探案剧。该剧改编自梦溪石同名小说,讲述了大明成化十四年,六品推官唐泛和锦衣卫总旗隋州两人联手屡破奇案并粉碎幕后阴谋,还百姓太平的故事。2019年5月,《成化十四年》公开古今造型两组海报,时装版海报成龙大哥领衔众主演出镜。
  • 作者:乔万尼·薄伽丘
    《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 作者:丁墨
    琴音缭绕间,轻狂桀骜的少年闯入了她的世界。纵形骸放浪,梦想却栖于傲骨。潦倒过,出彩过,摔跤过,涅槃过,成败周而复始,只有她一如初见。少年锋芒毕露,牵引着她,走出固守的一方淡泊城池,不悔地坠入他的音乐帝国。她陪着他乘风破浪,绝不回头。从茫茫人海,到金光云端。不管天高地厚,不知冬短夏长。星辉万千,光芒几度,她的心依然是他今生唯一想去的地方。那时候他还很穷,输了比赛心情不好。她偷偷买饭给他吃,还差使他去院子拔草干活。他蹲在满地野草中,一脸悲壮:“看,寻笙,这都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许寻笙:“白痴。”……后来,他走到了千万人面前,江山在他身后。他想问的却只有一句话:“我们能不能继续相爱?”就像当年,你爱上一无所有的我。
  • 作者:颜帝攸
    《羁绊之悔不当初》主要讲述了他虽然是李家所谓的嫡子,可是他却明白,在李家真正能说上话的却是他哥哥,名义上的私生子——李宏琰。谁是嫡生,谁是私生的,他还真搞不清。他唯一知道的便是要远离他的哥哥,李宏琰。那个极度讨厌他的哥哥。
  • 作者:韦飞
    《自闭的哥哥》主要讲述了十三岁那年,我随姐从台湾老家迁到香港的阿鹏哥那里去住。阿鹏哥是香港的商人。一次在台湾洽谈生意,晚上到酒吧消遣,姐那时刚巧是那家酒吧的服务生,两人一碰面,就是所谓的一见锺情吧,竟热恋起来了。